同归于尽 (是一个汉语成语,英语翻译:perish together ) 同归于尽是一个汉语成语,同归于尽是褒义词。。
基本解释一同走向死亡或共同毁灭。归:走向;尽:灭亡。
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王瑞》:“天地终乎?与我偕终”卢重玄解:“大小虽殊,同归于尽耳。”
例子只图自己安逸,那管世事艰难,弄到后来,不是同归于尽吗?(清 姬文《市声》第十四回)
拼音tóng guī yú jìn
注音ㄊㄨㄥˊ ㄍㄨㄟ ㄩˊ ㄐ一ㄣˋ
繁体同歸于儘
正音“尽”,不能读作“jīn”。
感情同归于尽是褒义词。
用法补充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。
辨形“尽”,不能写作“劲”。
辨析同归于尽与“玉石俱焚”区别在于:①同归于尽只是强调两者同时死亡或毁灭;没有贵贱、好坏之分;而“玉石俱焚”是强调好的和坏的;或贵重的与贫贱的一样死亡或毁坏。②同归于尽既可用于人;也可用于物;“玉石俱焚”一般用于物。
歇后语稻草人救火;原子弹打飞机
谜语原子弹打飞机
近义词玉石俱焚
反义词贪生怕死
英语perish together
俄语погибнуть вместе(найти общий конец)
日语もろともに滅(ほろ)びる
德语gemeinsam zugrunde gehen(zusammen untergehen)
法语périr tous ensemble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双栖双宿 | 宿在一起,飞在一起。比喻相爱的男女形影不离。 |
圆颅方趾 | 方脚圆头。指人类。 |
经史子集 | 经:经书,儒家经典;史:史书;子:诸子百家著作;集:文集。指古代的经典著作。泛指古代典籍。 |
豆萁燃豆 | 比喻兄弟相残。 |
引鬼上门 | 比喻招来坏人。 |
彬彬有礼 | 彬彬: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。形容文雅而有礼貌。 |
锲而不舍 | 锲:雕刻;舍:停止。不停地雕刻。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。 |
日日夜夜 | 每天每夜。形容延续的时间长。 |
恶衣恶食 | 恶:粗劣的。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。 |
简明扼要 | 扼要:抓住要点。简单明了;抓住要点。 |
今来古往 | 犹古往今来。 |
云天雾地 | 比喻不明事理,糊里糊涂。 |
庖丁解牛 | 庖丁:厨师。厨师解割了全牛。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;技术纯熟神妙;做事得心应手。 |
刀光剑影 | 刀的闪光;剑的投影。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;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。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;干坏事。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。 |
逆来顺受 | 逆:不顺;顺:顺从;受:忍受。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;不作反抗。 |
酒能乱性 | 喝多酒能够使人不能自控,就会淫乱。 |
罪上加罪 | 指罪恶更为严重。 |
死对头 |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。 |
兴高采烈 | 兴致高;精神饱满。采:精神;烈:强烈;旺盛。 |
动魄惊心 | 使人神魂震惊。原指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 |
分工合作 | 众人各司其责,共同从事工作。 |
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
善善恶恶 | 称赞善事,憎恶坏事。形容人区别善恶,爱憎分明。 |
迫不得已 | 迫:逼迫;已:停止;结束。逼得毫无办法;不得不如此。 |
形影相随 |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。形容关系密切;永不分离。 |
超然绝俗 |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谓远过于寻常之辈。汉·班固《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贤,实有伦序,采之于今,超然绝俗,诚社稷之蓍龟,大汉之栋甍。”宋·陆游《与姜特立书》:“《茧庵记》及《初营》、《落成》二诗,大老手笔,超然绝俗。” |
众所瞻望 | 瞻望:仰望。大家所仰望的。形容为大家所敬仰。 |
别有用心 | 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。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