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代:高翥
春chūn日rì北běi山shān二èr首shǒu--高gāo翥zhù
人rén缘yuán白bái石shí溯sù清qīng溪xī,,手shǒu剥bō苍cāng苔tái认rèn旧jiù题tí。。
春chūn色sè满mǎn山shān归guī不bù去qù,,柝tuò桐tóng花huā裹guǒ画huà眉méi啼tí。。
上一首:刘翰《立秋日》
下一首:高翥《春情四首》
唐代·高翥的简介
高翥(1170~1241)初名公弼,后改名翥(音同“著”)。字九万,号菊磵(古同“涧”),余姚(今属浙江)人。游荡江湖,布衣终身。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,有“江湖游士”之称。高翥少有奇志,不屑举业,以布衣终身。他游荡江湖,专力于诗,画亦极为出名。晚年贫困潦倒,无一椽半亩,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,小仅容身,自署“信天巢”。72岁那年,游淮染疾,死于杭州西湖。与湖山长伴,倒是遂了他的心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