拯溺救焚的网络解释

zhěng nì jiù fén
比喻救人于危难之中。
唐·李渊《受禅告南郊文》:“臣恭守晋阳,驰心魏阙,被首濡足,拯溺救焚,大举义兵,式宁区宇。”
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卷九:“足下试自思之,必有拯溺救焚之事。”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拯溺救焚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
| 成语解释: | 溺:落水者;焚:被困在火中的人。比喻救人于危难之中 |
|---|---|
| 成语出处: | 汉·王充《论衡·自纪》:“救火拯溺,义不得好;辩论是非,言不得巧。” |
| 感情色彩: | 中性成语 |
| 成语用法: |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|
| 成语结构: | 联合式成语 |
| 产生年代: | 古代成语 |
| 近义词: | 救民水火 » |
| 反义词: | 落井下石 » |
| 成语例子: | 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25回:“虽固是冷老先生拯溺救焚,要皆老太太同令媳太太垂青格外。” |

zhěng nì jiù fén
比喻救人于危难之中。
唐·李渊《受禅告南郊文》:“臣恭守晋阳,驰心魏阙,被首濡足,拯溺救焚,大举义兵,式宁区宇。”
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卷九:“足下试自思之,必有拯溺救焚之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