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以贯之是什么意思
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在一切事物中。后亦泛指一种思想或理论贯通始终。
国语辞典语出《论语.里仁》:「吾道一以贯之。」指用一种道理贯通于各类事物之中。《三国志.卷一三.魏书.钟繇传》:「先帝圣德,固天所纵,坟典之业,一以贯之。」《五灯会元.卷一六.签判刘经臣居士》:「良哉孔子之言,默而识之,一以贯之。」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一以贯之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
成语解释: | 用一种学说贯穿一切事物;也有自始至终贯彻到底的意思。 |
---|---|
成语出处: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里仁》:“参乎!吾道一以贯之。” |
感情色彩: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: | 偏正式;作谓语、状语、宾语;含褒义 |
成语结构: | 紧缩式成语 |
产生年代: | 古代成语 |
近义词: | 始终如一 »、有始有终 »、善始善终 » |
反义词: | 虎头蛇尾 »、有始无终 » |
成语例子: | 据谷超豪等人回忆,凡遇应当参加的讨论会,苏先生向来是风雨无阻,几十年间一以贯之。(刘征泰《苏步青》) |
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在一切事物中。后亦泛指一种思想或理论贯通始终。
国语辞典语出《论语.里仁》:「吾道一以贯之。」指用一种道理贯通于各类事物之中。《三国志.卷一三.魏书.钟繇传》:「先帝圣德,固天所纵,坟典之业,一以贯之。」《五灯会元.卷一六.签判刘经臣居士》:「良哉孔子之言,默而识之,一以贯之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