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宿武夷止庵(明·王佐(汝学)释义,解释)释义,解释
古诗文 | 夜宿武夷止庵(明·王佐(汝学)) |
释义 | 夜宿武夷止庵(明·王佐(汝学)) 序:止庵,白玉蟾修炼之处。在武夷九曲中,有玉蟾烧丹灶。白玉蟾宋南渡季年应童子科,无何入武夷山中得道,及今二百馀年。琼之人未有游武夷者,顷奉宪檄,夜宿山中,道人出玉蟾所著诗赋,读之有感,因留题此。已而道人持余诗去,余亦袖《玉蟾集》归。玉蟾,吾琼州府琼山县五原都人。少时闻诸父兄云:玉蟾姓葛,宋元父老犹及见其还乡者,道其事甚详。此不能悉。 南渡琼诗人,求仙得此道。 我来一访之,止庵空肖貌。 止庵在何许,九曲武夷隩。 上山多灵芽,下涧多瑶草。 景物且夷旷,山水亦绝好。 道人此真修①,中有烧丹灶。 闻说烧丹日,精致尤可道。 九转未为至,十转不为到。 温养黄庭珠,乾坤坎离奥。 三光任陆沉,一珠温自保②。 功就山灵泣③,鼎枯泉脉浩。 身去仍丹丘,神与此山老。 诗赋留山间,手泽犹精造。 永与九曲歌,并作镇山宝。 仙集响琅琅,我心明皓皓。 持集归故乡,为报五原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