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(唐·李白)释义,解释
| 古诗文 |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(唐·李白) | 
| 释义 |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(唐·李白)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一为迁客去长沙,西望长安不见家。 黄鹤楼中吹玉笛,江城五月落梅花。  评注 《苕溪渔隐丛话》: 《复斋漫录》“古曲有《落梅花》,非谓吹笛则梅落。诗人用事,不悟其失。”余意不然之。盖诗人因笛中有《落梅花》曲,故言吹笛则梅落,其理甚通,用事殊末为失。《四溟诗话》: 作诗有三等语,堂上语、堂下语、阶下语,知此三者可以言诗矣。凡上官临下官,动有昂然气象,开口自别。若李太白“黄鹤楼上吹玉笛,江城五月落梅花”,此堂上语也。《唐诗广选》: 蒋仲舒曰:无限羁情,笛里吹来,诗中写出。《唐诗摘钞》: 前思家,后闻笛,前后两截,不相照顾,而因闻笛益动乡思,意自联络于言外。意与《洛城下》同,此首点题在后,法较老。《唐宋诗醇》: 凄切之情,见于言外,有含蓄不尽之致。至于《落梅》笛曲,点用入化,论者乃纷纷争梅之落与不落,岂非痴人前不得说梦耶?《唐宋诗举要》: 因笛中《落梅花》曲而联想及真梅之落,本无不可。然意谓吹笛则梅落,亦傅会也。复斋说虽稍泥,然考核物理自应有此,不当竟斥为妄。《诗式》: 首句直叙;二句转,旅思凄然,于此可见。三句入吹笛;四句说落梅,以承三句。若非三句将“吹节笛”三字先见,则四句“落梅花”三字无根矣。且“江城落梅花”,足见笛声从楼上传出,“听”字之神,现于纸上。[品]悲慨。《李太白诗醇》: 严沧浪曰:凄远,堪堕泪。潘稼堂曰:登黄鹤楼,初欲望家,而家不见;不期闻笛,而笛忽闻;总是思归之情,以厚而掩。以下资料来源未详: (1)郎中:官名。黄鹤楼:近在湖北武昌的长江边上。(2)迁客:流迁或被贬到外地的官员。(3)江城:指江夏,今湖北武昌;梅花:指“梅花落”。为笛曲曲牌名。 |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