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分开解释
卧鼓 : 1.息鼓。常示无战争﹐或战事已息止。
偃旗卧鼓是什么意思
见“[[偃旗息鼓]]”。
国语辞典军队放倒军旗,停敲战鼓,肃静无哗,不露行踪。《梁书.卷四五.王僧辩传》:「及贼前锋次江口,僧辩乃分命众军,乘城固守,偃旗卧鼓,安若无人。」《旧唐书.六九.薛万彻传》:「时梁师都以突厥之师顿于城下,兰偃旗卧鼓,不与之争锋。」也作「偃旗息鼓」。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偃旗卧鼓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
成语解释: | 见“偃旗息鼓”。 |
---|---|
成语出处: | 《梁书·王僧辩传》:“及贼前锋次江口,僧辩乃命众军,乘城固守,偃旗卧鼓,安若无人。” |
感情色彩: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: |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比喻停止斗争等 |
成语结构: | 联合式成语 |
产生年代: | 古代成语 |
近义词: | 偃旗仆鼓 »、偃旗息鼓 » |
成语例子: | 慎列树三棚,相去数里,偃旗卧鼓。于中栅声鼓,三栅悉兵以击,贼众大乱。★《旧唐书·伊慎传》 |
见“[[偃旗息鼓]]”。
国语辞典军队放倒军旗,停敲战鼓,肃静无哗,不露行踪。《梁书.卷四五.王僧辩传》:「及贼前锋次江口,僧辩乃分命众军,乘城固守,偃旗卧鼓,安若无人。」《旧唐书.六九.薛万彻传》:「时梁师都以突厥之师顿于城下,兰偃旗卧鼓,不与之争锋。」也作「偃旗息鼓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