雁门太守行(汉·两汉乐府)释义,解释
古诗文 | 雁门太守行(汉·两汉乐府) |
释义 | 雁门太守行(汉·两汉乐府) 〖乐府云。古今乐录曰:王僧虔技录云。雁门太守行歌古洛阳令一篇。后《汉书》曰:王涣。字稚子。广汉郪人也。少好侠。尚气力。晚改节。敦儒学。习书读律。略通大义。后举茂才。除温令。讨击奸猾。境内清夷。永元十五年。还为洛阳令。政平讼理。发摘奸伏。京师称欢。以为有神算。民思其德。为立祠安阳亭西。每食辄弦歌而荐之。延熹中。桓帝事黄老道。悉毁诸旁祠。惟存卓茂与涣祠焉。〗 孝和帝在时。 洛阳令王君。 本自益州广汉蜀民。 少行宦学。 通五经论。 明知法令。 历世衣冠。 从温补洛阳令。 治行致贤。 拥护百姓。 子养万民。 外行猛政。 内怀慈仁。 文武备具。 料民富贫。 移恶子姓。 篇著里端。 伤杀人。 比伍同罪对门。 禁鍪矛八尺。 捕轻薄少年。 加笞决罪。 诣马市论。 无妄发赋。 念在理冤。 敕吏正狱。 不得苛烦。 财用钱三十。 买绳礼竿。 贤哉贤哉。 我县王君。 臣吏衣冠。 奉事皇帝。 功曹主簿。 皆得其人。 临部居职。 不敢行恩。 清身苦体。 夙夜劳勤。 治有能名。 远近所闻。 天年不遂。 早就奄昏。 为君作祠。 安阳亭西。 欲令后世①。 莫不称传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