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口咬定

yī kǒu yǎo dìng
成语解释: 一口咬住不放。比喻坚持一个廉洁,再不改口。
成语出处: 清·无名氏《官场维新记》第十回:“先把住持僧慧修,严行审讯,问他将李国斌藏在何处,慧修一口咬定不认得李国斌。”
常用程度: 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 贬义成语
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肯定
成语结构: 主谓式成语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反义词: 不置可否 »
成语例子: 老山东摇摇头,一口咬定:“不用看,我心里有数!我家的秤老辈用的,十四两顶新秤一斤,错不了。”(冯德英《迎春花》第十一章)
成语谜语: 不;交

词语分开解释

一口 : 1.一人。 2.一人之口。 3.出语一致,异口同声。 4.犹一言。 5.指一口之量。 6.一孔。 7.表数量。犹言一具,一把。 8.表示说话不犹豫或不改口。 9.满口。
咬定 : 1.谓话说得十分肯定。

一口咬定是什么意思

坚持己见,硬不改口。

国语辞典

坚持己见,绝不改口。《红楼梦.第八○回》:「薛蟠更被这一席话激怒,顺手抓起一根门闩来,一迳抢步找著香菱,不容分辨,便劈头劈脸浑身打起来,一口咬定是香菱所施。」《老残游记.第一九回》:「遇见了千刀剐万刀剁的个姓刚的,一口咬定了,说是我家送的月饼里有砒霜。」近矢口不移

一口咬定

法语 affirmer de façon arbitraire, alléguer, s'en tenir à sa déclaration, s'accrocher à son point de vue
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一口咬定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