掩耳盗铃

yǎn ěr dào líng
成语解释: 掩:遮盖;盗:偷。把耳朵捂住偷铃铛;以为自己听不见;别人也不会听见。比喻自欺欺人。
成语出处: 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自知》:“百姓有得钟者,欲负而走,则钟大不可负。以椎毁之,钟况然有声。恐人闻之而夺己也,遽掩其耳。”
常用程度: 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 贬义成语
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
成语结构: 连动式成语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: 耳,不能读作“ér”。
成语辨形: 铃,不能写作“玲”。
成语辨析: ~和“自欺欺人”;都有“自己欺骗自己”的意思。但~专指“自己欺骗自己”;而“自欺欺人”除了“自己欺骗自己”以外;还有“欺骗别人”的意思。
近义词: 自欺欺人 »、弄巧成拙 »
反义词: 开诚布公 »
成语例子: 硬把汉奸合法化了,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的把戏。(闻一多《谨防汉奸合法化》)
成语谜语:

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

掩耳盗铃

把耳朵捂住去偷铃铛。比喻欺骗不了别人,只能欺骗自己

今若宿驿,正犹掩耳盗铃也。——明· 赵弼《钟离叟妪传》

国语辞典

比喻自欺欺人。参见「盗钟掩耳」条。《程乙本红楼梦.第九回》:「那怕再念三十本诗经,也是掩耳盗铃,哄人而已。」《镜花缘.第一四回》:「他虽用绫遮盖,以掩众人耳目,那知却是掩耳盗铃。」近自欺欺人
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掩耳盗铃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