挟山篇(近现代末当代初·田遨)释义,解释
| 古诗文 | 挟山篇(近现代末当代初·田遨) | 
| 释义 | 挟山篇(近现代末当代初·田遨)   序:数年前,从周在美造明轩归来,余赠诗云:“大力挟山超北海,名园分翠到西洲”,自以为亦常语耳。近日郑兄来信,谓“大力挟山,典出《孟子》,孟子谓“挟太山以超北海,是不能也,非不为也”,是人力所不能,从周谅亦难为。因有佳句非完璧之感。此番议论不知是郑兄偶堕理障,抑是一时戏言,因进一解。 五岳起方寸,袖中有东海。 唐句与宋句,磊落垂千载。 诗人兴所到,句句须悬解。 胡为曲解诗,字面生疑骇。 不见古诗人,奇想惊真宰。 裂月还掣霆,人高说山矮。 酒杯泻海波,拳石生烟霭。 知常不知变,论诗良可慨。 可挟飞来峰,掷向瀛洲卖。 可挽银河水,直下雪山界。 力可负山趋,笔可驱灵怪。 精神超越处,须弥纳纤芥。 或谓此狂语,庶可稍宽贷。 不同写实诗,失实勿乃殆。 吾且退言实,实中虚相赖。 实不滞于物,方是诗风概。 胸中有丘壑,携去堆青黛。 手中有园图,携去添松籁。 如此解挟山,谅亦非褦襶。 论诗有别趣,合下沧浪拜。 诗不涉理路,义不为辞害。 无理有至理,自有解人在。 孟子说理文,与诗了无碍。 反用孟子语,亦可破险隘。 何况太湖石,携向重洋外。 植石造明轩,得遂挟山快。 虚实俱有根,不是掉书袋。 呜乎诗道大,胸襟宜豪迈。 贴切与空灵,兼之始可爱。 且酌吸月杯,莫吃胶牙菜。  | 
	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