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发制人

xiān fā zhì rén
成语解释: 发:开始行动;制:制服。指争取主动;先动手来制服对方。现泛指先下手争取主动。
成语出处: 东汉 班固《汉书 项籍传》:“先发制人,后发制于人。”
常用程度: 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主动出击
成语结构: 连动式成语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: 发,不能读作“fà”。
成语辨形: 制,不能写作“质”。
成语辨析: ~和“先下手为强”;都有“抢先下手争取主动”的意思。但“~”重在强调抢先一步制服对方;“先下手为强”重在强调抢先一步;占据优势。
近义词: 先声夺人 »、先下手为强
反义词: 后发制人 »
成语例子: 剑波没等这位警长开口,便理直气壮地来个先发制人。(曲波《林海雪原》三)
成语谜语: 首创者

先发制人是什么意思

先发制人

先下手取得主动,可以制服对方

先发制人,后发制于人。——《汉书·项藉传》

国语辞典

凡事先下手取得主动权而制伏对方。《汉书.卷三一.陈胜项籍传》:「方今江西皆反秦,此亦天亡秦时也。先发制人,后发制于人。」《隋书.卷七○.李密传》:「百万之众,一朝可集,先发制人,此机不可失也。」反后发制人
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先发制人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