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背相望

xiàng bèi xiāng wàng
成语解释: 项:颈项。原指前后相顾。后多形容行人拥挤,接连不断。
成语出处: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左雄传》:“监司项背相望,与同疾疢。”
常用程度: 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形容行人拥挤
成语结构: 主谓式成语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成语例子: 梁启超《爱国论》:“然逃亡者项背相望。”

词语分开解释

项背 : 1.颈项和背脊。 2.谓相互比较。
相望 : 1.互相看见。形容接连不断。极言其多。 2.对峙;相向。 3.相去,相距。

项背相望是什么意思

1.谓前后相顾。 2.形容来往之人连续不断。 国语辞典

项,颈项。背,背脊。项背相望形容人数众多,前后相继不绝。《后汉书.卷六一.左雄传》:「项背相望,与同疾疢,见非不举,闻恶不察。」也作「肩背相望」。近前后相接
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项背相望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