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恬武嬉

wén tián wǔ xī
成语解释: 文官武将都耽于安乐;不以国事为务。文:文官;武:武将。
成语出处: 唐 韩愈《进撰平淮西碑文表》:“相臣将臣,文恬武嬉,习熟见闻,以为当然。”
常用程度: 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
成语结构: 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: 恬,不能读作“ɡuā”。
成语辨形: 嬉,不能写作“戏”。
近义词: 上恬下嬉、尸位素餐 »
反义词: 文治武功 »、克己奉公 »
成语例子: 今者文恬武嬉,宜若可为安静之计。(宋 陈亮《与章德茂侍郎》二)

文恬武嬉是什么意思

文恬武嬉

指文武官吏只知贪图安逸、吃喝玩乐,不关心国家大事

国语辞典

文武官员安于逸乐嬉游,形容天下承平无事。亦用以形容文武官员苟安度日,不务国事。唐.韩愈〈平淮西碑〉:「相臣将臣,文恬武嬉,习熟见闻,以为当然。」

文恬武嬉的网络解释

文恬武嬉是一个成语,意思是文官安闲自在,武将游荡玩乐。形容天下太平无事,或文武官安于现况,苟且过日。
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文恬武嬉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