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桃源手卷(宋末元初·陆文圭)释义,解释
古诗文 | 题桃源手卷(宋末元初·陆文圭) |
释义 | 题桃源手卷(宋末元初·陆文圭)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题注:武陵,今鼎州常德路,桃源山在县北二十里,古迹无复遗。或谓此记渊明寓言,即义熙题甲子,耻事二姓之验也,岂为束带见乡里小儿然后归隐哉。师总管出示此图,为述此意 种柳栽桃总是春,兴亡千古一沾巾。 只评隐者非仙者,莫悟秦人即晋人。 年号记曾题甲子,儿孙肯使识君臣。 南阳高士空遐想,不向柴桑去问津。 |
古诗文 | 题桃源手卷(宋末元初·陆文圭) |
释义 | 题桃源手卷(宋末元初·陆文圭)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题注:武陵,今鼎州常德路,桃源山在县北二十里,古迹无复遗。或谓此记渊明寓言,即义熙题甲子,耻事二姓之验也,岂为束带见乡里小儿然后归隐哉。师总管出示此图,为述此意 种柳栽桃总是春,兴亡千古一沾巾。 只评隐者非仙者,莫悟秦人即晋人。 年号记曾题甲子,儿孙肯使识君臣。 南阳高士空遐想,不向柴桑去问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