堂上行(明末清初·屈大均)释义,解释
古诗文 | 堂上行(明末清初·屈大均) |
释义 | 堂上行(明末清初·屈大均) 堂上老人七十九,绝似麻姑能饮酒。 白发垂垂亦至腰,梳头辄命梁鸾妇。 小妇脔鸡鸡颇肥,大奴斸笋未曾稀。 果甘最爱芭蕉实,花好时簪茉莉围。 当轩一树沙梨熟,男女孙雏分亦足。 画眉两两斗歌声,萱草纷纷争一束。 骥子先教三字经,熊儿早诵九春曲。 春来日比人间长,举杯劝日休飞光。 听泉之妣百有四,沧洲处士八旬强。 我今母子如能似,亦为吾族一祯祥①。 |
古诗文 | 堂上行(明末清初·屈大均) |
释义 | 堂上行(明末清初·屈大均) 堂上老人七十九,绝似麻姑能饮酒。 白发垂垂亦至腰,梳头辄命梁鸾妇。 小妇脔鸡鸡颇肥,大奴斸笋未曾稀。 果甘最爱芭蕉实,花好时簪茉莉围。 当轩一树沙梨熟,男女孙雏分亦足。 画眉两两斗歌声,萱草纷纷争一束。 骥子先教三字经,熊儿早诵九春曲。 春来日比人间长,举杯劝日休飞光。 听泉之妣百有四,沧洲处士八旬强。 我今母子如能似,亦为吾族一祯祥①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