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袍同泽

tóng páo tóng zé
成语解释: 袍:长衣服的通称;泽:内衣。原形容士兵互相友爱,同仇敌忾。比喻共事的关系(多指军人)。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。
成语出处: 《诗经·秦风·无衣》:“岂曰无衣,与子同袍。王于兴师,修我戈矛,与子同仇。岂曰无衣,与子同泽,王于兴师,修我矛戟,与子偕作。”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朋友之间
成语结构: 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近义词: 同袍共泽

词语分开解释

同袍 : 1.语出《诗.秦风.无衣》:"岂曰无衣,与子同袍。王于兴师,修我戈矛,与子同仇。"后军人用以互称。 2.犹同衾。古用于夫妻间的互称。 3.谓兄弟。 4.泛指朋友﹑同年﹑同僚﹑同学等。
同泽 : 1.《诗.秦风.无衣》:"岂曰无衣,与子同泽。王于兴师,修我矛戟。"郑玄笺:"泽,亵衣近污垢。"后以"同泽"用于军人相称或借指军中共事。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同袍同泽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