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杵成针

tiě chǔ chéng zhēn
成语解释: 比喻只要有毅力;肯下苦功;事情就能成功。
成语出处: 明 郑之珍《目连救母 四 刘氏斋尼》:“好似铁杵磨针,心坚杵有成针日。”
常用程度: 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
成语结构: 主谓式成语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: 杵,不能读作“wǔ”。
成语辨形: 杵,不能写作“许”。
成语辨析: ~和“持之以恒”都形容有恒心;有毅力;但~比“持之以恒”更加形象。
近义词: 持之以恒 »
反义词: 半途而废 »
成语例子: 王明同学虽然伤残无手臂,但是他却能用双脚书写,并获儿童书法奖。他是靠锲而不舍的努力,才使铁杵成针的。

铁杵成针的网络解释

铁杵成针

铁杵成针,是一个成语,意思是途光明的学业或事业,即便有天赋的人去学习、去做事,也是难以一帆风顺的。但只要有毅力,肯下苦功,保持平和的心态坚持学下去、做下去,最后一定能成功。比喻只要有毅力,肯下苦功,事情就能成功。反义词是半途而废。
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铁杵成针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