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十五五

shí shí wǔ wǔ
成语解释: ①谓十个一群,五个一组。形容错乱不齐。②谓每十里五里。
成语出处: 《乐府诗集·艳歌·何尝行》:“飞来双白鹄,乃从西北来;十十五五,罗列成行。”
常用程度: 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结构: 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成语例子: 清·金农《吴中春雨泊舟入夜寒甚被酒作歌》:“十十五五长短亭,好山对面失洞庭。”

词语分开解释

五五 : 1.《礼记.三年问》:"三年之丧,二十五月而毕。"五五相乘为二十五,汉时因用以代称三年之丧。 2.二十五。 3.以五为行列。 4.谓以五人为伍,犹如古代军队编制。

十十五五是什么意思

十十五五

谓十个一群,五个一组。形容错乱不齐。

谓每十里五里。

国语辞典

十个一群,五个一组。形容多少不等,分别聚合。《乐府诗集.卷三九.相和歌辞十四.古辞.艳歌何尝行》:「飞来双白鹄,乃从西北来。十十五五,罗列成行。」《北史.卷七六.来护儿传》:「长白山头百战场,十十五五把长鎗。」
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十十五五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