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分开解释
审时 : 1.详察时令。
2.分析时势。参见"审时度势"。 
			审时度势是什么意思

一种决策思想。意为仔细研究并估计时势的特点和变化
国语辞典详细考量时局情势的发展变化。《隋唐演义.第七八回》:「大凡士人出处,不可苟且,须审时度势,必可以得行其志,方可一出。」也作「审时定势」。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审时度势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
| 成语解释: | 度:审。观察分析时势;估计情况的变化。 | 
|---|---|
| 成语出处: | 明 沈德符《野获编》:“刘欲华试以完大典,俱审时度势,切中事理。” | 
| 常用程度: | 常用成语 | 
| 感情色彩: | 中性成语 | 
| 成语用法: |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 | 
| 成语结构: | 联合式成语 | 
| 产生年代: | 古代成语 | 
| 成语正音: | 度,不能读作“dù”。 | 
| 成语辨形: | 势,不能写作“事”。 | 
| 近义词: | 揆情度理 »、度德量力 » | 
| 反义词: | 刻舟求剑 »、墨守成规 » | 
| 成语例子: | 一个出色的指挥员,必须从客观情况出发,审时度势,适时修订作战方案。 | 
| 成语谜语: | 判案先查“护官符” | 

一种决策思想。意为仔细研究并估计时势的特点和变化
国语辞典详细考量时局情势的发展变化。《隋唐演义.第七八回》:「大凡士人出处,不可苟且,须审时度势,必可以得行其志,方可一出。」也作「审时定势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