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不重肉

shí bù zhòng ròu
成语解释: 见“食不兼肉”。
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:“既相齐,食不重肉,妾不衣帛。”
常用程度: 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生活
成语结构: 紧缩式成语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近义词: 食不兼肉 »

词语分开解释

重肉 : 1.谓两种以上的肉食。

食不重肉是什么意思

见"食不兼肉"。 国语辞典

饮食不用两种肉味。形容生活俭朴。《史记.卷一一二.平津侯传》:「弘为人恢奇多闻,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,人臣病不俭节。弘为布被,食不重肉。」《汉书.卷五八.公孙弘传》:「晏婴相景公,食不重肉,妾不衣丝,齐国亦治。」也作「食不异肉」。
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食不重肉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