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不宜迟是什么意思
谓事情急迫,须抓紧快做。 国语辞典
事情急迫须立刻处理,不应拖延。《三国演义.第六○回》:「此非统之谋;是法孝直得张松密书,言事不宜迟,只在早晚当图之。」《文明小史.第三三回》:「事不宜迟,明天就把这桩公事发出去罢。」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事不宜迟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
成语解释: | 事情要抓紧时机快做;不宜拖延。 |
---|---|
成语出处: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:“杨春道:‘好计!我和你便去,事不宜迟!’” |
常用程度: | 常用成语 |
感情色彩: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: | 主谓式;作谓语;含褒义 |
成语结构: | 主谓式成语 |
产生年代: | 古代成语 |
成语正音: | 迟,不能读作“cí”。 |
成语辨形: | 宜,不能写作“谊”。 |
成语辨析: | ~和“当务之急”都可表示“事情不可拖延”;但~偏重于“迟”;强调事情不能拖延;而“当务之急”偏重于“急”;强调事情急需处理。~没有“当务之急”语气重。 |
近义词: | 刻不容缓 »、时不我待 » |
反义词: | 来日方长 »、旷日持久 » |
成语例子: | (1)时机很要紧,事不宜迟,我们要立刻动手办。(2)为了赶在敌人前面,部队必须立即出发,事不宜迟! |
事情急迫须立刻处理,不应拖延。《三国演义.第六○回》:「此非统之谋;是法孝直得张松密书,言事不宜迟,只在早晚当图之。」《文明小史.第三三回》:「事不宜迟,明天就把这桩公事发出去罢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