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心涣散

rén xīn huàn sàn
成语解释: 涣散:散漫,松懈。思想不统一。形容人心不齐。亦作“人心涣漓”。
成语出处: 清·毕沅《续资治通鉴·元纪·顺帝至正二十四》:“由是法度不行,人心涣散,遂至天下骚动。”
常用程度: 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心不齐
成语结构: 主谓式成语
产生年代: 近代成语
近义词: 一盘散沙 »
反义词: 万众一心 »
成语例子: 越国人心涣散,能否自立,尚未可知。★《清史稿·越南传》

词语分开解释

人心 : 1.人的心地。 2.特指善良的心地﹑良心。 3.指人们的意愿﹑感情等。
涣散 : ①(精神、组织、纪律等)散漫;松懈:士气~ㄧ精神~。 ②使涣散:~军心 ㄧ~组织。

人心涣散是什么意思

人心涣散

涣散:散漫,松懈。形容人心不齐

由是法度不行,人心涣散,遂至天下骚动。——清· 毕沅《续资治通鉴·元纪》

国语辞典

形容人心动荡离散。《清史稿.卷五二七.属国传二.越南传》:「越国人心涣散,能否自立,尚未可知。」也作「人心涣漓」。
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人心涣散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