栖贤舍利塔(明·释函是)释义,解释
古诗文 | 栖贤舍利塔(明·释函是) |
释义 | 栖贤舍利塔(明·释函是) 康熙六年丁未夏六月,在家门人古薪唐郁文从燕邸南还,过匡山栖贤,持西堂石鉴覞子书,报本夏四月初旬于石桥之西麓下得舍利无数,极大如豆,极小如菽,皆五色瑩彻。玻璃瓶载以瓦函,函上小石刻“皇宋咸平庚子岁建此舍利塔”十二字。因无佛世尊字,疑为诸祖、善知识阇维所获。向传佛舍利有五色光灿,铁椎,上下俱陷,馀即不及。乃大慧禅师亲见,真净文公与佛无异,此为不可辨识。余谓辨在石刻单写舍利塔字,若诸祖及善知识,则应写某禅师舍利,此为佛无疑也。盖耶舍尊者自西晋负铁金轮至,明天启间归宗半偈因修塔误出舍利,此在宋咸平之后。然耶舍来匡山,曾驻锡数载,安知无随身供养,别请作塔者。又铁轮阿育王建八万四千塔,役使鬼神一日一夜,分置国土。按神州所造,入八万四千数,惟十九处。而道俗兴福分建,亦何能测量。且佛法东流,神僧携来,其不及书载,殆无纪极。神异出兴,应有时节。残碑断碣,经兵火荒芜,终难埋没。今栖贤适当其运,宜尽诚庄严新塔,仍奉藏其中。函是谨稽首载缘起,并作诗以颂。诗曰: 佛性甚光明,能破一切暗。 佛性甚坚利,能断一切物。 流被千百骸,结成五色珠。 表此坚光体,法化无有二。 念我遗教者,睹珠如佛在。 一粒细如菽,供养福无异。 况聚千万珠,瞻仰发夙慧。 极果摄微因,感应通心臂。 佛是已成佛,我是未成佛。 果即在因中,当念无终始。 我以此一心,供养诸如来。 获睹佛真身,朝暮常顶礼。 金轮触神光,三十年于此。 今复闻栖贤,古塔示瑰异。 将建窣堵坡,作诗寄千里。 佛身不可赞,我赞非言句。 愿佛鉴我心,与佛身无极。 遂我今日愿,心光泽营卫。 有理必有事,本举末自至。 广及诸未来,学佛到佛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