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风二首(唐·杜甫)释义,解释
| 古诗文 | 秋风二首(唐·杜甫) | 
| 释义 | 秋风二首(唐·杜甫) 押删韵 秋风淅淅吹巫山,上牢下牢修水关。 吴樯楚柁牵百丈,暖向神②都①寒未还。 要路何日罢长戟,战自青羌连百③蛮。 中巴不曾④消息好,暝传戍鼓长云间。    其二(唐·杜甫) 押微韵 秋风淅淅吹我衣,东流之外西日微。 天清①小城捣练急,石古细路行人稀。 不知明月为谁好,早晚孤帆他②夜归。 会将白发倚庭树,故园池台今是非。  评注 《唐诗品汇》: 赵次公曰:此写眼前之景,宛转含蓄,道不尽凄感之意。刘云:如《竹枝》乐府,矫矫长句,不必亲切为已。《唐诗归》: 钟云:高寂,却是真悲真壮。钟云:幽细有骨(“天清小城”二句下)。《唐诗选脉会通评林》: 陆时雍曰:有《竹枝》馀冷,次二语骚意。《杜臆》: 《秋风》二章,盖仿汉武《秋风辞》也。……水东流,日西坠,固是即景,亦叹年华逝波而桑榆景迫也。……意极情悲,令人凄绝。《杜诗详注》: 胡夏客曰:《秋风》第二首,似拗体律诗。《诗辩坻》: 杜“秋风淅淅”八句耳,然变态至今,莫能逾此等章法。《唐宋诗醇》: 洗马言愁,凄然可听。《读杜心解》: 动乡思也。砧急路梗,状景波峭,即蒙上章羌、蛮扰乱来。……结语又令读者眼光一闪。盖归乡倚树,意欣然矣。又恐故园残毁,此志仍灰。读至此,忽觉烟波淼瀰。《杜诗镜铨》: 邵云:作律诗读,转觉高老。此首全是虚写,笔端变化,不可捉搦,最属老杜胜场。四句三层转折,见心口萦回之妙(“不知明月”四句下)。)《昭昧詹言》: 《秋风》只是思深语曲,非粗才可浮袭。惜同法。读此可悟愈简愈妙。“不知明月”句,妒而思归,妙情。收句忽又作酸语,痛极。仍不敢归耳。此与《王郎》皆深曲,删语转层,多不测如虎。 |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