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下无虚

míng xià wú xū
成语解释: 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。后比喻名不虚传。
成语出处: 清 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第三卷:“俨如江西景德镇所烧窑器,瑰玮可观,可谓名下无虚矣。”
常用程度: 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;比喻名不虚传
成语结构: 主谓式成语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近义词: 名不虚传 »
反义词: 名不副实 »
成语例子: 今得幸遇,真是名下无虚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二回)

词语分开解释

名下 : 1.名义之下。谓属于某人或与某人有关。 2.用作同位语。 3.犹属下。 4.盛名之下。谓享有盛名。 5.指享有盛名之士。

名下无虚是什么意思

犹言名不虚传。

国语辞典

所传的盛名与实际的才学相符。《镜花缘.第八八回》:「果能文不起草,走笔立就,那才算得名下无虚哩。」
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名下无虚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