眠霜卧雪

mián shuāng wò xuě
成语解释: 睡卧于霜雪之中。形容在外劳苦。
成语出处: 元·关汉卿《哭存孝》第二折:“我也曾苦征恶战,眠霜卧雪,多有功勋。”
常用程度: 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旅途辛劳
成语结构: 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
词语分开解释

卧雪 : 1.《后汉书.袁安传》"后举孝廉"李贤注引晋周斐《汝南先贤传》:"时大雪积地丈余。洛阳令身出案行﹐见人家皆除雪出﹐有乞食者。至袁安门﹐无有行路﹐谓安已死。令人除雪入户﹐见安僵卧。问何以不出。安曰'大雪人皆饿﹐不宜干人。'令以为贤﹐举为孝廉。"又三国魏焦先亦有"卧雪"故事。晋皇甫谧《高士传.焦先》:"后野火烧其庐﹐先因露寝﹐遭冬雪大至﹐先袒卧不移﹐人以为死﹐就视如故。"后遂以"卧雪"为安贫清高的典实。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眠霜卧雪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