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危受命

lín wēi shòu mìng
成语解释: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。
成语出处: 三国 蜀 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“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。”
常用程度: 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;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
成语结构: 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成语例子: 熊召政《张居正》第四卷第三回:“我张居正登首辅之位,是临危受命。”

词语分开解释

临危 : 1.谓人病重将死。 2.面临危难。
受命 : 1.受天之命。古帝王自称受命于天以巩固其统治。 2.泛指接受任务﹑命令。 3.特指受君主之命。 4.犹受教。 5.获得生命。 6.授命,牺牲生命。

临危受命是什么意思

谓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。语本三国蜀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"受任于败军之际﹐奉命于危难之间。" 国语辞典

面临危险关头而勇敢的接受艰难的任务。如:「郭子仪临危受命,单骑退敌,使他赢得千古美名。」

临危受命的网络解释

临危受命

临危受命是一个汉语成语,意思是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。出处:出自《论语》临危受命,力挽狂澜于既倒。
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临危受命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