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府古题序 估客乐(唐·元稹)释义,解释
古诗文 | 乐府古题序 估客乐(唐·元稹) |
释义 | 乐府古题序(丁酉) 估客乐(唐·元稹) 乐府古题序(案:丁酉。):诗讫于周,离骚讫于楚,是后诗之流为二十四名,赋、颂、铭、赞、文、诔、箴、诗、行、咏、吟、题、怨、叹、章、篇、操、引、谣、讴、歌、曲、词、调,皆诗人六义之馀。而作者之旨,由操而下八名,皆起于郊祭、军宾、吉凶、苦乐之际。在音声者,因声以度词,审调以节唱,句度短长之数,声韵平上之差,莫不由之准度。而又别其在琴瑟者为操引,采民氓者为讴谣,备曲度者,总得谓之歌曲词调,皆斯由乐以定词,非选调以配乐也。由诗而下九名,皆属事而作,虽题号不同,而悉谓之为诗可也。后之审乐者,往往采取其词,度为歌曲,盖选词以配乐,非由乐以定词也。而纂撰者,由诗而下十七名,尽编为乐录、乐府等题,除铙吹、横吹、郊祀、清商等词在乐志者,其馀木兰、仲卿、四愁、七哀之辈,亦未必尽播于管弦明矣。后之文人,达乐者少,不复如是配别,但遇兴纪题,往往兼以句读短长,为歌诗之异。刘补阙之乐府,肇于汉魏。按仲尼学文王操,伯牙作流波、水仙等操,齐犊沐作雉朝飞,卫女作思归引,则不于汉魏而后始,亦以明矣。况自风雅至于乐流,莫非讽兴当时之事,以贻后代之人,沿袭古题,唱和重复,于文或有短长,于义咸为赘剩,尚不如寓意古题。刺美见事,犹有诗人引古以讽之义焉,曹、刘、沈、鲍之徒时得如此,亦复稀少。近代唯诗人杜甫悲陈陶、哀江头、兵车、丽人等,凡所歌行,率皆即事名篇,无复倚傍。余少时与友人乐天、李公垂辈,谓是为当,遂不复拟赋古题。昨梁州见进士刘猛、李馀,各赋古乐府诗数十首,其中一二十章,咸有新意,余因选而和之。其有虽用古题,全无古义者。若出门行不言离别、将进酒特书列女之类是也,其或颇同古义。全创新词者,则由家止述军输、捉捕词先蝼蚁之类是也。刘李二子方将极意于斯文,因为粗明古今歌诗同异之音焉。 估客无住著(一作者),有利身则(一作即)行。 出门求火伴,入户辞父兄。 父兄相教示,求利莫求名。 求名有(一作莫)所避,求利无不营。 火伴相勒缚,卖假莫卖诚。 交关但(一作少)交假,本生(上声)得失轻①。 自兹相将去,誓死意不更。 亦(一作一)解市头语,便无邻(一作乡)里情。 鍮石打臂钏,糯米炊项璎。 归来村中卖,敲作金石(一作玉)声。 村中田舍娘,贵贱不敢争。 所费百钱(一作必)本,已得十倍赢。 颜色转光净,饮食亦甘馨。 子本频蕃息,货贩(一作赂)日兼并。 求珠驾沧海,采玉上荆衡。 北买党项马,西擒吐蕃鹦。 炎洲布火浣,蜀地锦织成。 越婢脂肉滑,奚僮眉眼明。 通算衣食费,不计远近程。 经游(一作营)天下遍,却到长安城。 城中东西市,闻客次第迎。 迎客兼说客,多财为势倾。 客心本明黠,闻语心已惊。 先问十常侍,次求百公卿。 侯家与主第,点缀无不精。 归来始安坐,富与王者(一作家)勍。 市卒酒(一作醉)肉臭,县胥家舍成。 岂唯绝言语,奔走极使令。 大儿贩材木,巧识梁栋形。 小儿贩盐卤,不入州县征。 一身偃市利,突若截海鲸。 钩距不敢下,下则牙齿横。 生为估客乐,判尔乐一生。 尔又生两子,钱刀何岁平。 评注 以下总评 《元白诗笺证稿》:微之于新题乐府,既不能竞胜乐天,而藉和刘猛、李余之乐府古题之机缘,以补救前此所作新题乐府之缺憾,即不改旧时之体裁,而别出新意新词,以蕲追及乐天而轶出之也。故其自序之语最要之主旨,则为“寓意古题,刺美见事”及“咸有新意”,与“里用古题,全无古义”或“颇同古意,全创新词”等语。然则微之之新题乐府,题意虽新而词句或仍不免袭古。而古题乐府,或题古而词意俱新,或意新而题词俱古。其综错复杂,尤足以表现文心工巧之能事矣。故微之之拟古,实创新也。意实创新而形则袭古,以视新题乐府之形实俱为一致,体裁较为节简者,似更难作。岂微之特择此见其所长,而以持傲其诗敌欤?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