狂犬吠日

kuáng quǎn fèi rì
成语解释: 疯狗对着太阳乱叫。比喻坏人自不量力地叫嚣。
成语出处: 唐·柳宗元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屈子赋曰:‘邑犬群吠,吠所怪也。’仆往闻庸、蜀之南,恒雨少日,日出则犬吠。”
常用程度: 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 贬义成语
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少见多怪
成语结构: 主谓式成语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近义词: 蜀犬吠日 »

词语分开解释

狂犬 : 1.凶猛的狗。 2.疯狗。参见"狂犬病"。
吠日 : 1.喻少见多怪。语本唐柳宗元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"仆往闻庸蜀之南﹐恒雨少日﹐日出则犬吠。"

狂犬吠日的网络解释

狂犬吠日

狂犬吠日,成语,指疯狗对着太阳乱叫。比喻坏人自不量力地叫嚣或坏人诋毁好人。
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狂犬吠日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