刻木为鹄

kè mù wéi hú
成语解释: 喻仿效虽不逼真,但还相似。
成语出处: 明·郑瑗《井观琐言》第一卷:“扬氏《法言》、王氏《中说》,所谓刻木为鹄者也。”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成语结构: 动宾式成语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近义词: 刻鹄类鹜 »

词语分开解释

刻木 : 1.在木质器物上雕刻。 2.指文字创制前在木板上刻划图形﹑符号记事。 3.谓将木雕成人像。 4.狱吏的代称。

刻木为鹄是什么意思

喻仿效虽不逼真,但还相似。
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刻木为鹄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