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湖散人歌(唐·陆龟蒙)释义,解释
古诗文 | 江湖散人歌(唐·陆龟蒙) |
释义 | 江湖散人歌(并传)(唐·陆龟蒙) 并传:散人者,散诞之人也。心散、意散、形散、神散,既无羁限,为时之怪民,束于礼乐者外之曰,此散人也。散人不知耻,乃从而称之。人或笑曰:彼病子散而目之,子反以为其号,何也?散人曰:「天地,大者也。在太虚中一物耳,劳乎覆载,劳乎运行,差之晷度,寒暑错乱,望斯须之散,其可得耶?水土之散,皆有用乎。水之散,为雨、为露、为霜雪。水之局,为潴、为洳、为潢污。土之散,封之可崇、穴之可深、生可以艺、死可以入。土之局,埙不可以为埏、甓不可以为盂。得非散能通于变化,局不能耶?退若不散,守名之筌;进若不散,执时之权。筌可守耶? 江湖散人天骨奇,短发搔(一作抓)来蓬半垂。 手提(一作捉)孤篁曳寒茧,口诵太古沧浪词。 词云太古万万古,民性甚(一作怪其)野无风期。 夜栖止与禽兽杂,独自构架(一作架结)纵横枝。 因而称曰有巢氏,民共(一作相与)敬贵如君师。 当时只效乌鹊辈,岂是有意陈尊卑。 无端后圣穿凿破,一派前导千流随。 多方恼乱元气死,日使文字(一作父子)生奸欺。 圣人事业转销耗,尚有渔者存熙熙。 风波不独困(一作因)一士,凡百器具(一作用)皆能施。 罛疏沪腐鲈鳜脱(一作肥),止(一作正)失(一作上失)检驭无(一作非)谗疵。 人间所谓好男子,我见妇女留须眉。 奴颜婢膝真乞丐,反以正直为狂痴。 所以头欲散,不散弁(一作冠)峨巍。 所以腰欲散,不散佩陆离。 行散任之适,坐散从倾欹。 语散空谷应,笑散春云(一作容)披。 衣散单复便,食散酸咸宜。 书散浑真草,酒散甘醇醨。 屋散势斜直,树散行参差。 客散忘簪屦,禽散虚笼池。 物外(一作外物)一以散,中心散何疑。 不共诸侯分邑里,不与天子专隍陴。 静则守桑柘,乱则逃妻儿。 金镳(一作鏕)贝(一作绅)带未尝识,白刃杀(一作投)我穷生为。 或闻蕃将负恩泽,号令铁马如风驰。 大君年小丞相少,当轴自请都(一作诸)旌旗。 神锋悉出羽林仗,缋画日月蟠龙螭。 太宗基业甚牢固,小丑背叛当歼夷。 禁军近自肃宗置(一作署),抑遏辅国争雄雌。 必然大段剪凶逆,须召劲勇持(一作扶)军麾。 四方贼垒犹占地,死者暴骨生寒饥。 归来辄拟荷锄笠,诟吏已责租钱迟。 兴师十万一日费,不啻千金何以支。 祗今利口且箕敛,何暇俛首哀茕嫠。 均荒补败岂无术,布在方册撑颓巇。 冰霜襦裤易反掌,白面诸郎殊不知。 江湖散人悲古道,悠悠幸寄羲皇傲。 官家(一作吾皇)未议活苍生,拜赐江湖散人号。 评注 《新唐书•陆龟蒙传》: 龟蒙少高放,通六经大义,尤明《春秋》……刺史蔡京率官厉就见之,龟蒙不乐,拂衣去……不喜与流俗交,虽造门不肯见。不乘马,升舟设篷席、赍束书、茶灶、笔床、钓具往来。时谓“江湖散人”,或号“天随子”、“甫里先生”,自比涪翁、渔父、江上丈人。后以高士召,不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