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唇干舌

jiāo chún gàn shé
成语解释: 见“焦唇干舌”。
成语出处: 《孔子家语·屈节》:“孤尝不料力而兴吴难,受困会稽,痛于骨髓,日夜焦唇干舌,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。”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比喻句
成语结构: 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近义词: 焦唇敝舌 »
成语例子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痛入于骨髓,日夜焦唇干舌,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。”

词语分开解释

焦唇 : 1.见"焦唇干舌"。

焦唇干舌是什么意思

见"焦唇干舌"。

焦唇干舌的网络解释

焦唇干舌

jiāo chún gān shé ㄐㄧㄠ ㄔㄨㄣˊ ㄍㄢ ㄕㄜˊ 焦唇干舌(焦唇乾舌|焦脣乾舌)

亦作“ 焦唇乾舌 ”。谓忧心如焚,唇舌亦为之干枯。《孔子家语·屈节》:“孤尝不料力而兴 吴 难,受困 会稽 ,痛於骨髓,日夜焦唇乾舌,徒欲与 吴王 接踵而死。”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﹝孤﹞痛入於骨髓,日夜焦脣乾舌,徒欲与 吴王 接踵而死。”脣,一本作“ 唇 ”。亦省作“ 焦脣 ”。《后汉书·何敞传》:“朝廷焦脣,百姓愁苦
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焦唇干舌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