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耕水耨

huǒ gēng shuǐ nòu
成语解释: 耨:除草。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。
成语出处: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平准书》:“江南火耕水耨,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。”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
成语结构: 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近义词: 刀耕火种 »、火耕水种 »
成语例子: 诸欲修水田者,皆以火耕水耨为便。(《晋书 食货志》)

词语分开解释

火耕 : 1.一种原始的耕作方法。烧去草木,就地种植作物。
水耨 : 1.灌水除草。古代的一种耕作法。

火耕水耨是什么意思

1.古代一种耕种方法。烧去杂草,灌水种稻。 国语辞典

一种流行于江南一带的耕种方式。先将杂草烧去,然后引水灌溉,种植水稻,待杂草与稻长至七、八寸高时,全部芟除杂草,再灌水入田,草死而稻长。见《史记.卷三○.平准书》。也称为「火耕流种」、「火耕水种」。
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火耕水耨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