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阳台 邵陵途次得舍弟书,却寄并呈彭暄午(清·李恰)释义,解释
古诗文 | 高阳台 邵陵途次得舍弟书,却寄并呈彭暄午(清·李恰) |
释义 | 高阳台 邵陵途次得舍弟书,却寄并呈彭暄午(清·李恰) 寒月凄魂,湖波荡魄,残年万里归来。 三载征轮,团圞算是今才。 浮云便有看山兴,约同心,吊古荒台。 渺尘埃,钴鉧潭边,一片苍苔。 萍踪已分飘零惯,只长头弱弟,愁抱难开。 霜鬓无情,那堪镜里潜催。 秋风屡负连床约,促飞鸿、急响凄哀。 悄裴徊,知否邮亭,一样羁怀。 |
古诗文 | 高阳台 邵陵途次得舍弟书,却寄并呈彭暄午(清·李恰) |
释义 | 高阳台 邵陵途次得舍弟书,却寄并呈彭暄午(清·李恰) 寒月凄魂,湖波荡魄,残年万里归来。 三载征轮,团圞算是今才。 浮云便有看山兴,约同心,吊古荒台。 渺尘埃,钴鉧潭边,一片苍苔。 萍踪已分飘零惯,只长头弱弟,愁抱难开。 霜鬓无情,那堪镜里潜催。 秋风屡负连床约,促飞鸿、急响凄哀。 悄裴徊,知否邮亭,一样羁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