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扬跋扈

fēi yáng bá hù
成语解释: 飞扬:放纵;跋扈:蛮横;霸道。原指骄横放肆;不受约束。现形容气焰嚣张;目中无人。
成语出处: 《北史 齐纪上 高祖神武帝》:“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,常有飞扬跋扈志。”
常用程度: 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 贬义成语
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贬义,形容人很骄横
成语结构: 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: 扈,不能读作“yì”。
成语辨形: 跋,不能写作“拔”。
成语辨析: ~和“专横跋扈”;都有“蛮横霸道、很不讲理”的意思;但~偏重“放纵、放肆”;目中无人;“专横跋扈”偏重指“专断、蛮横”;为所欲为。
近义词: 盛气凌人 »
反义词: 平易近人 »
成语例子: 痛饮狂歌空度日,飞扬跋扈为谁雄?(唐 杜甫《赠李白》诗)
成语谜语: 大风卷走羊圈
歇后语: 大风刮羊圈

飞扬跋扈是什么意思

飞扬跋扈

鸷鸟飞扬,大鱼跋扈。喻指意气举动骄横放肆

像旧时的军阀一样飞扬跋扈

国语辞典

意气举动洒脱,不受常轨约束。唐.杜甫〈赠李白〉诗:「痛饮狂歌空度日,飞扬跋扈为谁雄。」近不可一世,横行霸道,胡作非为,耀武扬威,无法无天,为非作歹反循规蹈矩

态度蛮横放肆,放纵霸道不遵循法度。《聊斋志异.卷一○.席方平》:「飞扬跋扈,狗脸生六月之霜;隳突叫号,虎威断九衢之路。」也作「跋扈飞扬」。

飞扬跋扈的网络解释

飞扬跋扈是一个汉语成语,意思是原指举止放荡高傲,现在多用于形容骄横放纵,目中无人。

【“飞扬跋扈”常误写为“飞扬拔扈”,应注意。】
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飞扬跋扈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