负薪行(唐·杜甫)释义,解释

古诗文 负薪行(唐·杜甫)
释义
负薪行(唐·杜甫)  
夔州处女发半华,四十五十无夫家。
更遭丧乱嫁不售,一生抱恨堪(一作长)咨嗟。
土风坐男使女立,应(一作男)当门户女出入。
十犹(一作有)八九负薪归,卖薪得钱应(一作当)供给。
至老双鬟(一作镮)只垂颈,野花山叶银钗并。
筋力登危集市门,死生射利兼盐井。
面妆首饰杂啼痕,地褊衣寒困石根。
若道巫山女粗丑,何得此(一作北)有昭君村
评注
《后村诗话》
《负薪行》言夔州俗,坐男而立女,有四十、五十无夫家者。末云:“若道巫山女粗丑,何得此有昭君村!”
《杜臆》
与下《最能行》俱因夔州风俗薄恶而发……又以“射利”忘其“死生”,而兼“盐井”,形容妇人之苦极矣!然以“野花山叶”比于金钗,则当之者以为固然,不知其苦也。尤可悲也!
《义门读书记》
带“负薪”(“野花山叶”句下)。顾“抱恨”(“面妆首饰”句下)。
《杜诗镜铨》
邵云:风土诗,须如此朴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