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危济困

fú wēi jì kùn
成语解释: 扶:帮助;支持;济:拯救。扶持、救济生活困苦、处境危急的人。比喻尽力救助别人的危难。
成语出处: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:“素知将军仗义行仁,扶危济困,不想果然如此义气!”
常用程度: 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
成语结构: 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: 济,不能读作“jǐ”。
成语辨形: 危,不能写作“穠”。
近义词: 仗义疏财 »、扶弱抑强 »
反义词: 趁火打劫 »、落井下石 »
成语例子: 在这篇作品中,突出体现了主人公为人民扶危济困的英雄主义气慨。

扶危济困是什么意思

扶危济困

帮助生活或处境困难的人

你我是行侠仗义,理宜扶危济困,翦恶除奸。——《三侠五义》

国语辞典

帮助处境危难,救济生活困苦的人。如:「社会福利制度必须健全,才能达到扶危济困的目的。」
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扶危济困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