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分开解释
焚林 : 1.《左传.僖公二十四年》:"晋侯赏从亡者,介之推不言禄,禄亦弗及……遂隐而死。"谓介之推从晋文公流亡,割股食公,有功而不受祲,隐入绵山,后晋文公焚烧树林逼迫,仍不出,抱树焚死。后以"焚林"为求取贤士的典故。 
			焚林之求的网络解释

焚林之求的含义是由于隐居在山林,故烧毁森林使他出来。比喻为求贤才而去毁林。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焚林之求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
| 成语解释: | 焚:烧。焚烧山林来求取贤才 | 
|---|---|
| 成语出处: | 南朝·梁·任昉《齐竟陵文宣壬行状》:“既允焚林之求,实兼仪形之寄。” | 
| 常用程度: | 一般成语 | 
| 感情色彩: | 贬义成语 | 
| 成语用法: | 作宾语;用于求才 | 
| 成语结构: | 偏正式成语 | 
| 产生年代: | 古代成语 | 

焚林之求的含义是由于隐居在山林,故烧毁森林使他出来。比喻为求贤才而去毁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