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豹行(元·王恽)释义,解释
古诗文 | 飞豹行(元·王恽) |
释义 | 飞豹行(元·王恽) 中统二年冬十有一月,大驾北狩,(时在鱼儿泊。)诏平章塔察公以虎符发兵于燕,既集。取道居庸,合围于汤山之东。逐飞豹取兽,获焉。时予以事东走幕府,驻马顾盼,亦有一嚼之快。因作此歌以见从兽无厌之乐也。(予时为左司都事。) 二年幽陵阅丘甲,诏遣谋臣连夜发。 春蒐秋狝是寻常,况复军容从猎法。 一声画鼓肃霜威,千骑平岗捲晴雪。 长围渐合汤山东,两翼闪闪牙旗红。 飞鹰走犬汉人事,以豹取兽何其雄。 马蹄蹴麋歘左兴,赤绦撤镞惊龙腾。 锦云一纵飞尘起,三军耳后秋风生。 豹虽逸才不自惜,雨血风毛摧大敌。 风烟惨淡晚归来,思君更上单于台。 血埋万甲战方锐,爪牙正藉方刚才。 古人以鹿喻天下,得失中间系真假。 元戎兹猎似开先,我作车攻补周雅。 大笑南朝曹景宗,誇猎空惊弦霹雳。 何曾梦见北方强,竟堕闭车甘偃息。 扬鞭回首汉家营,一点枪缨野烟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