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未曾有

dé wèi céng yǒu
成语解释: 从来没有过。
成语出处: 唐 万齐融《阿育王寺常住田碑》:“阿宝塔之庄严,得未曾有。”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 紧缩式;作谓语;指前所未有
成语结构: 紧缩式成语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近义词: 亘古未有 »、前所未有 »、得未尝有 »
成语例子: 承先生封都给我回信,于“小鬼”实在好象在盂兰节,食饱袋足,得未曾有了。(鲁迅《两地书 七》)

得未曾有是什么意思

谓前所未有,今始得之。 国语辞典

从来不曾有过。唐.万齐融〈阿育王寺常住田碑〉:「何宝塔之庄严,得未曾有。」也作「得未尝有」。

得未曾有的网络解释

得未曾有

《得未曾有》是2014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,作者是庆山。本书记录了作者在长途旅行中与四个陌生人的相会之后获得的领悟,是安妮宝贝改笔名“庆山”后首次发表的最新散文集。

得未曾有是一个汉语成语,意思是从来没有过。出处,《楞严经》卷一:“法筵清众,得未曾有。”
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得未曾有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