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庭碧血(近现代·田翠竹)释义,解释
古诗文 | 洞庭碧血(近现代·田翠竹) |
释义 | 洞庭碧血(近现代·田翠竹) 序:三十二年秋,日寇犯洞庭,陷长德,危汉寿,长沙在动摇中,人心惶惶不可终日。援军自广西来,经湘潭驰赴前线。秋色如水,璧月生寒,隔江听火车汽笛声摇曳于西风中,若嫠妇夜哭。余久不成寐,起而之门外,疏影画地,小石径曲比羊肠,成行士卒鱼贯而过,野犬伏竹篱间狂吠不已。余径趋茅亭内,凝视此纠纠干城,将以碧血洒洞庭湖边,心怍愧无似。旋老翁烹茶待客,与士卒娓娓共谈,余知其鉴于抗战军兴,屡战屡败,河山半壁,惨被沦亡,意者此一战役,将有所亢奋,寄望之殷,情见乎词。 兵车彻夜如雷吼,三车径向湖滨走。 瘦马含枚别古城,霜蹄踏石石作声。 衰柳抱微月,清光生嫩寒。 壮士怀忠心,临风忘衣单。 腰悬短剑一尺许,剑锋触鞘各自语。 野犬惊吠篱落间,昂首注视目如炬。 行经茅亭畔,永夜何凄其! 山翁尘梦醒,睡眼撑迷离。 启扉独瞻望,长揖前致辞:“借问行役人,此去将何之? 曷留蓬荜中,品茗谈移时。” 官兵答曰“可,”纷坐无一遗。 山翁挈瓦壶,小儿灼明火。 清涕悬鼻端,欲试终未果。 火裂泉渐沸,泉沸茶乃香。 分暖各一斟,新暖生离肠。 堆面笑可掬,拱手谢未遑。 扬袂一为别,前路浑茫茫。 山翁凝睇久,无语自太息。 携儿入闭关,断梦续不得。 欹枕拾闲愁,愁多压满腹。 星繁天未明,荒鸡唱茅屋。 其二(近现代·田翠竹) 序:明日大军云集,纷纷西去,吾家门外,坐士卒数十人,中有十八九岁之牧儿,牵骏马一匹坐于草地,告余行军之苦,已三昼夜不眠。言罢不胜疲倦,乃侧身卧地,以手握缰,任马啮草,吾知此儿必作沙场之梦矣。 牧儿初自西南来,霜风猎猎吹笳哀。 连宵不寐客途苦,睡眼萧瑟凭谁开。 行军湘水滨,双趺乃少息。 牵马上草原,草衰褪秋色。 疏林缀红叶,白日生晴光。 马以草为食,人以草为床。 左手曲作枕,右手直握缰。 缰稳马不驰,草深味亦香。 马儿啮草不啮梦,梦随风向沙场送。 黄沙漫漫飞满天,洞庭波浪愁无边。 巨弹裂空散星火,杀声遍野酣烽烟。 暴白骨,流碧血,手挥刀,身衣铁。 王师忠义弥宇宙,誓扫妖氛探虎穴。 虾夷原是东海民,甫战即败湖之滨。 残阳半轮没山麓,暮鸦悲啼何怆神! 马腹既果意远适,长鸣破梦梦无迹。 白鸥飞入荻芦花,湘天万里无云碧。 其三(近现代·田翠竹) 序:诸健儿上前线未旬日,而死伤过半。德山即一举夺回,常德亦击溃残敌。亭长夜至,叩门火急,告每户速派一丁,赴宁乡迎接负伤将士,吾从弟往焉。三日后还家,垂涕语沙场壮烈故事。 昨宵亭长叩门语:“速往滨湖迓军旅。 天下兴亡责匹夫,皇皇之令不得拒。” 天未晓,月如霜,霜华遍野凝寒光。 披衣扶侣向遥路,未有离思生柔肠。 万山吐朝日,逶迤入沩水。 水深塞雁飞,秋老枫林紫。 逢著负伤人,行脚水边止。 竹作帐,布为床,床在肩,人欲僵。 呻吟之声何凄楚,缕缕入耳如丝长。 低声问壮士:“战争诚太苦,卫国全恃君,吾侪愧无补。” 壮士忍痛言:“守土责在身。 忆余赴战初,满目咸烟尘。 湖水作人立,寇焰骄未驯。 孤城寂寂罕人迹,城头累累砌白骨。 昼不睱寐夜不眠,枪锋距敌数百尺。 巨弹毁屋声萧萧,砖飞石走椽楹烧。 馀火未尽明中宵,马蹄送响来林梢。 杀敌之声高未已,腥风吹寒袭危垒。 但求战胜不知败,不求苟活只知死。 何期负创皮肉间,讵获生还亦耻耳!” 壮士作壮语,语语怀精忠。 裹身尺布素,旋看色转红。 吁嗟乎! 男儿自有身如铁,沙场故事从头说。 一行涕泪一行书,一寸河山一寸血! 其四(近现代·田翠竹) 序:常德城畔有楼名“水星”,当日寇环攻时,守兵二十人高据其上,予敌重创。敌怒极,乃以炮轰,中弹累累,而守兵岿然不动……层楼摇摇欲坠矣,远闻国歌声响遏白云,三军尽哭,歌止,楼下坠,地上满砌血肉与砖瓦,模糊不清,一古钟亦粉碎无馀,呜呼烈矣! 水星楼上星可摘,水星楼下水光碧。 楼上星辰楼下水,星水辉映自朝夕。 此楼之高高矗天,豋楼四顾心茫然。 人民城郭尽如此,凝睇东望多烽烟。 烽烟浓压洞庭水,水阔天寒八百里。 孤月空照乌鹊飞,战船欲逼鱼龙死。 楼头猛士二十人,居处有如兄弟亲。 守土报国复何有,三尺短剑七尺身。 昨宵敌骑来城下,炮堕城垣弹碎瓦。 临难不苟勇莫当,独木乃能支大厦。 胡笳急,啼猿哀,血花遍地和霜开,白骨暴街寒作灰。 危楼不禁风雨摧,摇摇欲堕城之隈。 歌声蓦地惊寰宇,孤军清泪纷如雨。 楼与人身毁一时,人与楼名照千古。 楼头向有夜半钟,此时破碎楼相同。 顽铁无灵长苔藓,东涂西抹苏僵虫。 吁嗟乎! 元龙豪气悲陈迹,休向楼头寻蜡屐。 残钟不语夜漫漫,星影水光仍似昔。 其五(近现代·田翠竹) 序:一日,寇攻城甚急,守城者仅余十余人,寇借长梯攀援而上,守军首以枪击,枪弹尽,以刀砍,刀锋折,以石投。石亦尽矣,寇竞上,时城上剩一人,乃抱寇同坠城死。 武陵城头乌夜啼,武陵城上喧鼓鼙。 胡儿登城高未得,城畔架以百尺梯。 梯百尺,人五尺,一人攀梯百人继,百人手各持刀戟。 城头壮士龙虎同,御敌首藉炮火攻。 炮火既尽拔短剑,枭首截腰无不利。 剑折复以顽石投,石花血花相交流。 此时敌死以千计,尸骨欲与城相侔。 城头战士石亦罄,楼上胡儿顶连胫。 纷纷争上城头来,城危势破心不灰。 双手握梯城北推,梯倾敌陨啼声哀。 一梯初堕去,一梯忽又上。 城头战士剩一人,迎敌击以巨灵掌。 敌乃伸两臂,坚抱战士身。 战士压敌头,力斗未肯驯。 蓦然失足立无据,苍茫坠向城低处。 忠骨碎入瓦砾堆,幽魂化若风前絮。 城头乌声啼未休,梅边月落寒江曙。 其六(近现代·田翠竹) 序:战地一老翁被虏,日夕饲马,不敢稍违。一日黄昏时,老翁见瘦马数十,负布囊如山积,翁启囊暗窥,赫然断手也。盖日寇战败时,死伤过多,一时捡遗骸不及,乃割手运归海岛,作“沉默之凯旋”。(此语为当时日寇所常用) 秋尽原野空无人,林木脱叶山嶙峋。 岩花损色见寒泪,衰草没径生烟尘。 瘦马四十匹,力疲耸硬骨。 一步一点头,摇摇势欲蹶。 鞭之不疾行,怒目徒吞声。 背同布囊比石重,古道曲折且不平。 牧马老苍头,齿落作俘虏。 尝遍辛苦味,日夕思遁走。 偶憩茅亭畔,人首傍马首。 窥敌左右散,以目探囊口。 赫然心怦怦,塞囊佥断手。 想是胡儿死战场,埋骨未得留斯囊。 间关浮海归故乡,千家万家啼断肠。 憩久忽前去,芒鞋宿何处? 颓垣破瓦遍荒村,残骸乱血迷遥路。 昏鸦野犬自去来,夕阳冷堕江边树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