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隋仪同三司建州刺史故徐君墓志铭(隋·无名氏)释义,解释
古诗文 | 大隋仪同三司建州刺史故徐君墓志铭(隋·无名氏) |
释义 | 大隋仪同三司建州刺史故徐君墓志铭(隋·无名氏) 题注:此碑铭撰于隋炀帝大业八年(六一二年)。 蕴义行仁之国,临淮负海之州;颛顼承家之宗,高阳嗣德之胄。金柯玉叶,六族云飞;琼树芳枝,九州星迾。氤氲史策,可略而言。公讳智竦,字达恭,兖州□平人也。偃王□之后。□涂山之会,执玉诸侯,万□同臻,其光斯在。自金行失御,玉律霄□。晋□西微,太康东徙。攀龙矫足,去彼□邦,高蹈燕秦,□于杨□。世封吴兴郡,□□□□千户。彤弓玈矢,青组朱旗。□蜴东南,蝉□吴会。曾祖□宗,起家晋散骑□□、□阳太守,寻迁江州刺史。赤心奉国,不惮三公之威;□难□□,无□两□□□。祖贵,齐永明二年除著作郎。七年,转尚书吏部。□颜□未遇,三世□□,□□得贤,五年二转。父儒□,梁普通六年释褐开远将军、高州长史。□□□□,□里河涧,三异□闻。虎则负子渡江,雉则□雏入郭。累迁梁、德二州刺史,□□□□。温仁莅政,声教临民;清白在官,威怀□俗。故得专城百雉,燮赞六条。重□□州,累迁岳牧。公幼而聪悯,壮受宾廷。研咏诗骚,敦寻篇册;留连风月,赏□□□。容止恭庄,神情雅丽。起家六安县令,寻迁海□郡守。两歧之□,响□□□;五鼓之谣,声流四远。□属金陵板荡,赤县分崩,□□改时,移家于南海。□□□□入朝,蒙授仪同三司,位重名高,德人斯在。仪□□与,邓陟俱策;品□□□,□□同美。总管赵讷,□□□陈,历叶鉴识。高明仁惠,远闻徽猷。夙□□□□建州刺史,搴帷□□□□□□□烛不□宾□□□□□莅俗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民无得而□□□□□□□年改□朝,衣冠变式。授受唯宜出境,声高姜无惭色。□天罩□游江浦,率士来朝□□。衮职不轻,同斯大集。双僮遽逼,万古便侵。大业六年十一月三日,于江都□逝,春秋七十有五。八年三月二十一日,归葬于南海甘泉北之山。公手无执戟之劳,门无戎马之迹。直以降生灵岳,借荫琼枝。故得身宦两朝,名崇六府;专城百雉,中秩千钟。圆阙受荣,方州作牧。位参四等,品列五星。爵重心□,俸奉家俭。时复探颐□□,诵习元言。治寺造经,倾竭资产。昊天不悯,歼此哲人。豫章之□空悬,延陵之剑徒挂。呜呼哀哉!痛心疾首,行路悲凄。息芝帏等,至性仁孝,毁瘠改容。□□松萎,声哀鸟至。呜呼哀哉!乃为铭曰: 崇基负海,建国□□。 遗□后嗣,留爱于民。 兴王启霸,世属功臣。 攀龙矫足,高蹈燕秦。 美矣高□,华哉盛族。 馀庆必隆,挺兹岳牧。 无遗两□,有荣五服。 负石沉江,嗽流岩谷。 公之诞嗣,荫□馀荣。 承家主奠,实彼高明。 敦崇礼让,修拭身名。 诗骚散志,风月吟情。 冽□□朝,位隆二国。 吏仰其威,民思其德。 卷舒图史,遨游儒墨。 道□南容,□逾□北。 方城刺举,求瘼帷褰。 衢奔竹马,水涸贪泉。 慈仁孝悌,公亦有焉。 九皋□响,声闻于天。 梁木横□,太山其颓。 哲人萎矣,呜呼哀哉。 悲风满□,愁云□开。 泪将花堕,鸟共声哀。 素车同萃,白马俱来。 挂剑空存,悬□徒在。 □返北城,□旋南海。 芳林欲正,□风无改。 孝子欲养,慈亲不在①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