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分开解释
顿足 : 1.以脚跺地。多形容情绪激昂或极其悲伤﹑着急。
			捶胸顿足是什么意思

形容极为悲伤或悔恨的样子
国语辞典捶打胸膛,以脚跺地。形容极为悲愤或悔恨。《英烈传.第三七回》:「太祖捶胸顿足,叫说:『可惜!六员虎将将陷于汉贼阵中。』」也作「捶胸跌脚」。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捶胸顿足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
| 成语解释: | 捶:敲打;顿:跺。两拳捶打胸部;两脚跺着地。形容焦急、痛楚、悔恨的神态。 | 
|---|---|
| 成语出处: | 明 李开先《闲居集 昆仑张诗人传》:“有告之者,殊不之信也;已而知其实然,捶胸顿足,若不欲生。” | 
| 常用程度: | 常用成语 | 
| 感情色彩: | 中性成语 | 
| 成语用法: |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人焦急、悲伤、无可奈何的 | 
| 成语结构: | 联合式成语 | 
| 产生年代: | 古代成语 | 
| 成语正音: | 捶,不能读作“chuī”。 | 
| 成语辨形: | 捶,不能写作“棰”。 | 
| 近义词: | 呼天抢地 »、痛心疾首 »、椎心泣血 » | 
| 反义词: | 眉开眼笑 » | 
| 成语例子: | 孔明说罢,触动玄德衷肠,真个捶胸顿足,放声大哭。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六回) | 

形容极为悲伤或悔恨的样子
国语辞典捶打胸膛,以脚跺地。形容极为悲愤或悔恨。《英烈传.第三七回》:「太祖捶胸顿足,叫说:『可惜!六员虎将将陷于汉贼阵中。』」也作「捶胸跌脚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