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分开解释
刍荛 : ①割草打柴的人;樵夫:询于刍荛。
②乡野间见闻不多无知浅陋的人(向人提议时作谦辞):诸公谁听刍荛策。
刍荛之言的网络解释

刍荛之言是一个汉语词汇,指普通百姓的浅陋言辞。
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刍荛之言的解释含义,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。
成语解释: | 刍荛:割草打柴的人。割草打柴人的话。指普遍百姓的浅陋言辞。也用作讲话者的谦词。 |
---|---|
成语出处: | 《诗经 大雅 板》:“先民有言,询于刍荛。 |
感情色彩: | 贬义成语 |
成语用法: | 作宾语;用作讲话者的谦词 |
成语结构: | 偏正式成语 |
产生年代: | 古代成语 |
近义词: | 刍荛之见 » |
反义词: | 远见卓识 » |
成语例子: | 巧匠何曾弃樗栎,刍荛之言或有益。(宋 李清照《上枢密韩肖胄》诗) |
刍荛之言是一个汉语词汇,指普通百姓的浅陋言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