齿落辞(唐·白居易)释义,解释
古诗文 | 齿落辞(唐·白居易) |
释义 | 齿落辞(唐·白居易) 序:开成二年,予春秋六十六,瘠黑衰白,老状具矣。而双齿又堕,慨然感叹者久之,因为齿落辞以自广,其辞曰。 嗟嗟乎双齿,自吾有之尔。 俾尔嚼肉咀蔬,衔杯漱水。 丰吾肤革,滋吾血髓。 从幼逮老,勤亦至矣。 幸有辅车,非无龂腭。 胡然舍我,一旦双落。 齿虽无情,吾岂无情。 老与齿别,齿随涕零。 我老日来,尔去不回。 嗟嗟乎双齿,孰谓而来哉? 孰谓而去哉? 齿不能言,请以意宣。 为口中之物,忽乎六十馀年。 昔君之壮也,血刚齿坚。 今君之老矣,血衰齿寒。 辅车龂腭,日削月朘。 上参差而下𠨜𦤞,曾何足以少安。 嘻! 君其听哉,女长辞姥,臣老辞主。 发衰辞头,叶枯辞树。 物无细大,功成者去,君何嗟嗟? 独不闻诸道经,我身非我有也,盖天地之委形。 君何嗟嗟? 又不闻诸佛说,是身如浮云,须臾变灭。 由是而言,君何有焉? 所宜委百骸而顺万化,胡为乎嗟嗟于一牙一齿之间。 吾应曰:吾过矣,尔之言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