鸨羽(先秦·诗经)释义,解释

古诗文 鸨羽(先秦·诗经)
释义
鸨羽(先秦·诗经)  
《鸨羽》,刺时也。昭公之后,大乱五世,君子下从征役,不得养其父母,而作是诗也。
肃肃鸨羽,集于苞栩。
王事靡盬,不能蓺稷黍。
父母何怙。
悠悠苍天,曷其有所。(一章)
肃肃鸨翼,集于苞棘。
王事靡盬,不能蓺黍稷。
父母何食。
悠悠苍天,曷其有极。(二章)
肃肃鸨行,集于苞桑。
王事靡盬,不能蓺稻粱。
父母何尝。
悠悠苍天,曷其有常。(三章)


黍 稷


稻 粱
评注
《毛诗注疏》
鸨羽》,刺时也。昭公之后,大乱五世,君子下从征役,不得养其父母,而作是诗也。大乱五世者,昭公、孝侯、鄂侯、哀侯、小子侯。鸨音保,似雁而大,无后指。政役,音征,篇内注同。养,羊亮反。鄂,五各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