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陵女子行(元·郝经)释义,解释
古诗文 | 巴陵女子行(元·郝经) |
释义 | 巴陵女子行(元·郝经) 己未秋九月,王师渡江,大帅拔都及万户解成等自鄂渚以一军觇上流,遂围岳。岳溃,入于洞庭,俘其遗民以归。节妇巴陵女子韩希孟誓不辱于兵,书诗衣帛以见意,赴江流以死。其诗悲婉激切,辞意壮烈,有古义士未到者。今并其诗录于左方。呜呼,宋有天下,文治三百年,其德泽庞厚,膏于肌肤,藏于骨髓。民知以义为守,不为偷生一时计。其培植也厚,故其持藉也坚。乃知以义为国者,人必以义归之,故希孟一女子,而义烈如是。彼振缨束发,曳裾峨冠,名曰丈夫,而诵书学道以天下自任,一旦临死生之际,操履云为,必大有以异于希孟矣!余既高希孟之节,且悲其志,作《巴陵女子行》,以申其志云。 北来诸军飞渡江,突骑一夜满岳阳。 楼头火起入闾巷,曹逃偶走如牛羊。 巴陵女子尚书妇,生平不识门前路。 乱兵驱出势仓皇,夫婿翁姑在何处? 吞声掩泪行且啼,啼痕沾湿越罗衣。 此身忍使人再辱,裂帛暗写临终诗。 上言社稷安危事,下说投江誓天志。 一回宛转一悲辛,心折魂飞不成字。 诗成泪尽赴江流,蛾眉萧飒天为愁。 芙蓉零乱入秋水,玉骨直葬青海头。 古来烈妇才一二,谁似巴陵更文理。 名与长江万里流,丞相魏公还不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