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卑陬失色”成语
| 成语 | 卑陬失色 |
| 释义 | 卑陬失色 【拼音】:bēi zōu shī sè 解释 卑陬:惭愧的样子。表示十分惭愧,面失常态。 出处 《庄子·天地篇》:“子贡卑陬失色,顼顼然不自得,行三十里而后愈。” 示例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|

成语词典包含4944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| 成语 | 卑陬失色 |
| 释义 | 卑陬失色 【拼音】:bēi zōu shī sè 解释 卑陬:惭愧的样子。表示十分惭愧,面失常态。 出处 《庄子·天地篇》:“子贡卑陬失色,顼顼然不自得,行三十里而后愈。” 示例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|

成语词典包含4944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